“中国文化所展现的和合之美让人感动。”说这话的是阿尔及利亚常驻维也纳代表团外交官阿妮娜。
5月2日至5日,2023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系列活动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联合国城举行,活动由中国常驻维也纳联合国代表团和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是“尼山传千载 岱海连世界——全球文明倡议的生动故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阿妮娜被活动上展现的具有山东特色的中华文化所惊艳。
被惊艳的当然不止她一人,用联合国维也纳办事处新闻部主任马丁·内西尔基的话说,“(联合国城一楼)圆形大厅里好久没这么热闹,中文日太受欢迎了。” 法国大学生皮埃尔·杜特蒙德现场体验了中国传统拓印、剪纸等活动后,就立志“学好中文,将来有机会到中国看一看”。
无独有偶,5月4日,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方美学分论坛在意大利米兰举办;紧接着,5月6日,“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意大利文旅推广周暨“沿着黄河遇见海”山东书画图片展在罗马开幕。
如果把这几次活动打包,看成山东文化“出海”的一次具体实践来分析,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能够让人更清晰地看懂山东。
1
山东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太多了。
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上,联合国城一楼圆形大厅里,同时展出了“字、景、史、画”汉字展,“文源海岱”文化主题展,“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主题展和“翰墨齐鲁”书画展四大板块,参观者能品尝到青岛啤酒、张裕红酒、花冠白酒等齐鲁美酒,还能“沉浸式”体验汉字(汉画)拓片、剪纸等技艺;开幕式演出上,则有《沂蒙山小调》等传统民乐,可谓集齐了好看、好吃、好用、好玩各种“硬货”。
参观者在体验中国传统拓印
究竟有多丰富呢?仅以“好客山东 好品山东”主题展为例,其又分为“美味山东”“好客山东”和“锦绣山东”三大区域。展出的不仅有胶东饽饽、周村烧饼、德州扒鸡等齐鲁地道美食,还有鲁绣、汉服等优秀传统技艺以及泰山巍峨、黄河壮阔等秀丽风光。
米兰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东方美学分论坛围绕东方服饰之美展开讨论;“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意大利文旅推广周上有“沿着黄河遇见海”主题展览。
稍微了解山东“四廊一线”文化体验廊道建设的人都知道,“沿着黄河遇见海”可不止有美丽的生态风光,还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传统技艺以及形形色色的“山东手造”“山东智造”。
可以说,这次“出海”是山东文化“两创”成果的一次集中展示,呈现了 “硬核”山东的风貌、气韵、格局。
当然,山东的“硬核”早就不是什么秘密了。作为中国东部沿海的人口大省、经济大省、文化大省、旅游大省,山东人口超1亿,经济总量居中国第三,是全国唯一拥有全部41个工业大类的省份,旅游资源十分丰厚,“一山一水一圣人”享誉世界……山东,是一部底蕴厚重的文化典籍,也是一幅秀美壮丽的山水画卷,还是一处热情好客的温馨家园。
“硬核”山东是“一带一路”十年发展过程的亲历者和见证者,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缩影,是中华文明的生动体现,是可信可爱可敬中国的写照。
2
为了文化“出海”,山东一直在探索新的创作方式。
我们都知道,文化“出海”,可以借助符号,但是如果仅仅停留在符号的话,可能走不远。文化“出海”,产生影响力,必须得能穿透文化壁垒,在全球范围内引起情感共鸣与认同。
这些年,山东坚持文化“两创”方针,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一直在突破。
民乐合奏《沂蒙山小调》
以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开幕式上的演出为例,选取的是《沂蒙山小调》《茉莉花》《花好月圆》等中国传统民乐曲目,但采用的却是扬琴、琵琶、二胡等通过丝绸之路传入中国的乐器,演出团体则是山东“韶之韵”民乐团,可见其用心、细心。
这份心意显然被现场观众接收到了,这从各国嘉宾们的掌声和反响中就能看出来。大家看过展览和演出后纷纷表示,这是维也纳多边外交平台迄今规模最大、最为成功的语言日活动。
而山东之所以有那么多拿得出手的东西去“感动”嘉宾与观众,也和这种探索密不可分。
展览上,饱受欢迎的潍坊风筝、牡丹花茶、木雕、刻瓷、柳编、琉璃等等作品和技艺,无一不是文化“两创”的成果。而它们正像中国瓷器和茶叶一样逐渐走进海外受众心里,成为海外市场的“圈粉”利器。
扎根齐鲁文化沃土,山东这些年一直在提炼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上下功夫,并将之融入新时代,开创、塑成文化新生命、新样式。
最鲜明的就是山东好品中的仙葩——“山东手造”精品,利用创新思维良好融合了传统技艺与现代追求,又呈现了中华美学特征;自带跨文化打动人的独特性,又携带着渗透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东西。这就是一种中华文化的高质量表达。
这种表达的摸索还表现在书画、影视、出版、音乐、数字化赋能等方方面面。
不妨说,为了将具有海岱特色的中华文化精粹传播出去,山东一直在想方设法“造货”。
3
为了文化“出海”,山东正在加快“造船”。
什么是“船”?主办2023年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是船,开办“孔子家乡 好客山东”意大利文旅推广周也是船。
最大的船当属尼山世界文明论坛。
到今年,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已办到第九届,此次在米兰举办的东方美学分论坛就是它的组成部分。此外还有5月2日在维也纳举办的“中西文化交流与互鉴”古典文明论坛和4月18日在泰国曼谷举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全人类共同价值”分论坛。国内的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将于9月在曲阜举办。
近年,山东正在加速“造船”。仅今年春天,就有2023世界牡丹大会、菏泽牡丹国际传播论坛、黄河文化国际传播论坛、潍坊国际风筝节、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等与“国际”接轨的大型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增加齐鲁文化的海外“可见性”,触达目标人群。
“借船出海”的同时奋力“造船”“造货”,透过这些努力,可以看到山东加快推动文化“出海”的姿态。
文化“出海”,到底应该靠啥?或许,山东早就想明白了这个问题,所以为此做足了准备,并持续不断地准备,践行。
当然,文化“出海”不仅是输出,“船”的作用从来都是“货运往来”,本质上是谋求文明平等、互鉴、对话、包容,以文明的多样性丰富人类认知的维度,增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福祉。其展现的,是山东开放包容的胸怀和互利共赢的追求。
文化“出海”,是一个漫长且复杂的过程,但努力终将抵达。
正如山东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白玉刚在维也纳联合国中文日活动开幕式致辞上所说,“山东将以文化为媒,用交流对话促进文明和谐共生;以文明为桥,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以友谊为舟,加强区域间开放合作,深化经贸往来,加强团体交往、媒体互访、民众互动,共同浇灌互信包容、守望相助、同舟共济的友谊之花,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出新贡献。”
来源:“山东宣传”微信公众号(ID:sdxcweixin)
X 关闭
Copyright © 2015-2022 南非医疗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13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